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宣传
发布时间:2025/9/3 17:36:45 作者:陈亚芳 浏览量:54次
科学预防,远离 “两热”
——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宣传
烈日炎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然而,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也变得愈发活跃起来。有一种隐藏在暗处的危险 ——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正悄悄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为了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度过每一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疾病,并学习如何有效预防它们。
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1. 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花蚊子”)叮咬传播,不会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染。这种病毒在全球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容易传播。
2. 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和登革热一样,也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一旦感染,会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不小的痛苦。
二、基孔肯雅热的症状有哪些?
基孔肯雅热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是 1 至 12 天,通常是 3 至 7 天。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
1. 发热:常突然起病,孩子会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可达 39℃,一般 1 - 7 天即可退热,部分病人热退后再次出现发热,表现为双峰热,持续 3 - 5 天恢复正常。在发热期间,孩子可能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2. 关节痛:这是基孔肯雅热较为突出的症状。常表现为游走性疼痛,主要累及小关节,如手、腕、踝和趾关节等,也可能涉及膝和肩等大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的疼痛是本病的特点。孩子们可能会哭闹着说关节疼,甚至不愿意活动。
3. 皮疹:80%的患者在发病后 2 - 5 天,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因为皮疹瘙痒而忍不住搔抓。
三、如何区分 “两热” 症状?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症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为明显,且多为游走性小关节疼痛,而登革热除了发热、皮疹外,还可能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及骨关节痛等明显症状,部分病人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牙龈出血等。
四、如何预防 “两热”?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而伊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所以,无积水就无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一)家庭行动篇
1. 环境防蚊灭蚊:
? 及时清理家中及周围环境的积水,像花盆托盘、瓶罐、水缸、轮胎、树洞等,这些都是伊蚊容易孳生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积水,都可能成为蚊子的 “温床”,所以一定要仔细清理。
? 对不能清除的积水,可投放杀蚊幼虫剂,从源头上消灭蚊子的幼虫。
? 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杂草丛生处要及时清理,不给蚊子藏身之所。
1. 防蚊措施:
? 安装纱门、纱窗,使用电蚊拍或灭蚊灯,防止蚊子进入室内。这样可以在室内形成一道防护屏障,让蚊子难以入侵。
? 睡觉时使用蚊帐,尤其在蚊虫较多的地方,蚊帐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睡眠空间。
? 使用驱蚊产品:孩子裸露的皮肤可涂合格的驱蚊液(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但要注意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不要过量涂抹。
1. 及时就医:若孩子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幼儿园行动篇
为做好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蚊媒传染病的工作,我园积极行动,持续开展预防 “两热” 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 “两热” 的发生和传播,营造健康整洁的环境。我园全面巡查校园内外环境,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厨房等周边的排水沟、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垃圾桶旁等易积水区域,翻盆倒罐清积水,落实清积水工作,消除蚊虫孳生地,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清洁。老师们会定期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积水的角落。
亲爱的家长、老师们,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牵挂。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做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预防工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夏日的阳光下,无忧无虑地玩耍、学习,快乐成长!
保健室宣
上一篇:天景山第三幼儿园第1周幼儿食谱
下一篇:天景山第三幼儿园第2周幼儿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