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游戏
发布时间:2019/12/20 14:17:04 作者:李际艳 浏览量:458次
本周三,天元城幼儿园的班主任来到三幼参加游戏组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有陶园长、夏园长、天元城的各位班主任和三幼游戏组的老师,三幼游戏组的组长朵朵老师主持活动,本次活动首先是小伊老师关于区域游戏投放的讲座,讲座结束后分组去看开放班级的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并根据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开放的班级分别是小一班、中一班、大一班,开放的时间是半个小时,结束后我们集中会议室分组进行游戏研讨。
小伊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讲座的题目是关于区域游戏的投放其中讲到在投放区域材料时,我们应该注意到:
1. 目的性和适宜性
目的性: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应该是有的放矢的,是与我们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紧紧相连的,将教育的目标隐形的体现于材料之中,是区域活动的一大特点。根据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在同类区域中投放隐含不同教育目标、满足他们发展需要的材料。如中班生活区的目标是训练儿童细致耐心和手眼协调能力,教师可以提供筷子和不同的纽扣、木珠、串线等。
适宜性:就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投放材料,活动的材料应该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符合,能引起儿童游戏的兴趣。在活动区大目标明确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本班儿童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个体差异,投放各种适宜材料。
2. 丰富性和层次性
提供数量充足和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首先,材料在数量上要多,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不同或相同的材料需要。其次,材料在类型上要丰富多样。再次,材料要有多样的变化。最后还应该注意两点:丰富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儿童的注意且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的参与度,但也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对良好的习惯养成没有好处。有价值的材料并不是越精美越好,事实上一些其貌不扬的原始材料,在孩子的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3. 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
(1)材料要具有启发性 ,要有利于儿童创作能力的发展。
材料最好能让儿童直接操作、直接获得经验,进而获得相关经验。同时材料要有趣、可变可操作,这样才能激发儿童主动参与和操作。
小伊老师也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使用我们幼儿园的特色生活化材料制作了很多教玩具,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作品,如:情境中的行道树、娃娃家的微波炉、洗衣机、图书区的故事盒子等。
根据年级我们分成三组分别去了不同班级观看游戏,小一班开放的是娃娃家,娃娃家的材料非常丰富,除了各种仿真的蔬菜水果、篮子、小刀等,还有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奶粉罐、奶瓶、饮料瓶等和老师用纸箱制作的各种洗衣机、冰箱、微波炉。
一个黑色衣服的小朋友拿着一个小小的篮子去旁边的柜子里拿了好多好多蔬菜,倒在自己的桌子上,有自言自语的说:“我要拿一个砧板和刀来切菜。”然后又拎着小框子去买了砧板和刀,坐在椅子上不停的切菜一边切一边说:“我要切一个火爆辣椒和甜甜的苹果一起烧。”假装切好之后倒进锅里用铲子搅一搅,然后放在盘子里对我说:“老师,他很辣的。”
最后我们集中在一起针对班级不同之处进行了讨论,由天元城的老师对娃娃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小班游戏的氛围不是很强还需要加强。小朋友的角色意识也不是很深刻,不是太明白自己应该做哪些事。娃娃家最好还是把每一个家隔开,让幼儿明确哪一个是自己的家。在仿真材料上的选择可以提供一些可以粘贴切开的玩具,更加真实逼真,幼儿可以更好的带入情境。帮助幼儿了解照顾宝宝的方法,拓展幼儿的经验,深度学习。
下一篇:三幼天元城第五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