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悦享成长
发布时间:2024/10/11 9:13:54 作者:吴方羽 浏览量:237次
劳动实践·悦享成长
—— 天景山三幼班级幼儿劳动工作坊创设的行与思
2024年10月10日中午天景山第三幼儿园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在会议室共同参与了以“班级幼儿劳动工作坊创设的行与思”为主题的业务学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教师们对幼儿劳动教育的理解,探索并实践班级幼儿劳动工作坊的有效创设方法。
一、劳动工作坊概念厘清与理念阐述
活动伊始,甜甜老师首先厘清了劳动工作坊的概念,指出其源于教育与心理学领域,旨在为参加者提供优良的活动场所。在幼儿园,班级微工作坊则是幼儿围绕感兴趣的话题、事物、现象进行自主、持续、深入学习探究的重要平台。它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模式,也是幼儿园的一种课程形态。我园的幼儿劳动工作坊更是为实现“懂得幸福生活基于辛勤劳动之上”的劳动教育目标而创设的参与体验式劳动实践活动场地,旨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
二、研究目标与课程框架构建
接着,甜甜老师详细介绍了本园班级幼儿劳动工作坊的研究目标。这些目标涵盖了引导幼儿在“亲自然·乐生活”的劳动活动中积累经验、优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完善幼儿园整体课程开发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目标不仅明确了劳动工作坊的创设方向,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实践指导。基于这些目标,我们构建了“劳动工作坊”课程框架,并根据园内资源和幼儿年龄特点,创设了多维的(2+X模式)班级幼儿劳动工作坊。
三、生活化为基点,选择适宜的工作坊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坚持以生活化为基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点,分别开设了生活类、种植类和工艺类劳动工作坊。小班幼儿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主,中班幼儿则通过种植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大班幼儿则通过工艺制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情境化为载体,激发幼儿内驱动力
在创设劳动工作坊的过程中,教师们特别注重情境化的载体设计。通过设置能自动的情境和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内驱动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工作坊场地布局合理,墙面、柜面、地面都充分利用起来,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真实内容情境。同时,教师们还围绕不同的主题内容选择和利用日常环境中的材料,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五、具体工作坊介绍与材料展示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详细展示了各个工作坊的具体内容和所需材料。生活坊提供了旧衣服、儿童打扫工具等;食育坊则以烹饪课程、食品制作为主;缝纫坊提供了废旧布料、缝纫机等;木工坊则配备了锤子、锯子等工具;泥工坊则提供了树叶、贝壳等自然材料。这些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六、幼儿劳动清单与课程测评
最后,教师们还讨论了幼儿劳动清单、主题活动的测评以及相关的课程案例研究。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还为今后的工作坊创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不断完善实践测评机制,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共享教育资源,也为今后的工作坊创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幼儿劳动工作坊创设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指导。相信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天景山第三幼儿园的班级幼儿劳动工作坊将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