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随童心,“程”现精彩——天景山第三幼儿园班本课程分享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5/30 9:58:03 作者:admin 浏览量:672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实施要求,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扎实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2024年5月24日,天景山第三幼儿园开展了“课”随童心,“程”现精彩的班本交流活动。
各班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追随幼儿兴趣,连接幼儿生活,挖掘身边资源,智慧捕捉教育契机,从课程缘起、课程脉络、课程实施、反思总结等多个方面,对班本课程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将一个个精彩的课程故事娓娓道来。
小二班《你好!小蜗牛》
3月的一次餐后户外散步,小二班的宝贝们来到种植园地,忽然,有一个宝贝跑着来到老师的面前,“老师,你快看,我找到了小蜗牛!你看!”一句话引起了好多小朋友的围观。孩子们围着蜗牛,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探秘蜗牛,不仅仅是孩子们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回归生活”,更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一次尝试。于老师、家长而言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体验,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在支持孩子们探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更新着自身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认知。
小三班《花花世界》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于是借此机缘,小三班就以百花为线索开展了“花花世界”主题班本,通过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花”、认识“花。并通过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自然角等区域进一步丰富和补充幼儿对“花”的认识,将课程与生活结合,将课程与游戏融合。
中三班《“筷”乐之旅》
一双双筷子,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为了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筷子,挖掘筷子的教育价值,“筷子”走进了中三班的课程……
《“筷”乐之旅》主题系列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到筷子的起源,筷子的种类、用途。知道了使用筷子的基本礼仪,还动手设计了自己喜欢的筷子,并运用游戏帮助幼儿习得“筷子”使用方法。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主动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获得直接经验。
小一班《香香的蔬菜》
虞永平教授曾说过: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在小一班班本《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中,老师以《指南》生活化、游戏化的精神为引领,和孩子一起认识蔬菜、一起发现蔬菜的秘密、一起玩转蔬菜。通过“识”、“探”、“玩”等多种方式,打开了孩子与蔬菜世界之间的“大门”,加深了对蔬菜的感性认识。
大四班《“字”从遇见你》
随着大班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汉字越来越有兴趣。于是,大四班的宝贝们开始了汉字探索之旅,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汉字“作为出发点,开展了《“字”从遇见你》的班本课程。
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丰富多彩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图形,花草、树木、云朵等自己喜欢的元素装饰自己的名字。幼儿对汉字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促进幼小衔接的发展改成培养幼儿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科学做好幼小衔接。
大三班《本草纲目》
当中草药来到幼儿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大三班的幼儿在“探秘中药”的课程活动中,通过职业体验,让幼儿了解了中医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满足了幼儿对中医的好奇心。在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沟通、协商、合作、分工,他们在游戏角色中亲身体验,多重感官学习获得了最大的收获。
大二班《有趣的皮影戏》
快看大二班开展了什么有趣的班本啊?原来是皮影戏啊!
从一点一滴了解皮影,到和小伙伴一起设计制作皮影,到最后表演皮影。在这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达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感受皮影魅力,弘扬传统文化,也希望传统文化能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小四班《你好!土豆》
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教育契机,小小的土豆也有教育价值,小四班与土豆结缘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快来和我们一起走进小四班的“土豆之旅”吧!
《你好,土豆》这个班本课程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进行,土豆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食物,一颗小小的土豆带给我们的欢乐可真不少。通过最初对土豆的种植观察一步步深入,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发现了好多有关土豆的秘密,那些有关土豆的“趣味的故事”也在不断被发现、被滋养!
大一班《“纸”因有你》
纸,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离不开的物品。基于班级用纸较为浪费这一现状,大一班决定开展主题为《“纸”因有你》的班本课程,带领孩子们深入探讨纸的奥秘,培养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这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对纸的起源和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还通过各种体验、实践和创作游戏,让他们充分享受其中,展现了课程游戏化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尊重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并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中一班《一株油菜花》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捕捉孩子的对话,追随孩子的兴趣,是课程故事行进的方向,中一班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想着快快找出答案。就这样,老师和孩子们开启了与油菜花的“邂逅”之旅。
中一班小朋友们在此次趣探花田的活动中,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中四班《童“筝”世界》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最适宜出游放风筝,当风筝在天上飞时,悠闲自在的样子令人神往。中四班的老师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了《童“筝”世界》的班本主题活动,从幼儿对风筝的兴趣点入手,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关风筝的多种信息,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风筝,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
在活动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风筝,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同时,通过观察风筝、绘制风筝、放风筝等,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充分挖掘、加深幼儿对风筝的感知与认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二班《呀!土豆》
一天,小朋友发现自然角的土豆变样了。“老师,土豆上面长了什么呀?”“土豆怎么发绿了,是被打的吗?”……带着孩子们的疑问和兴趣开启了“土豆”探究之旅。
本次活动基于幼儿的兴趣及经验,通过实践探索,开启了幼儿和土豆之间的探秘之旅,幼儿亲近大自然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一起感受土豆的有趣之处,提高了自身的劳动、沟通、探索能力。在活动中我们一直秉承着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的课程理念,虽然我们的课程已经结束,但是孩子们的土豆之旅还在继续…
此次班本课程分享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开展班本课程的成果,增进了班级间的交流互动,形成互学共长的研究氛围,还提升了教师在班本课程实施中对课程开展、推进、反思和总结的能力。作为老师,在课程中我们要注重追随幼儿的兴趣,做孩子的观察者、引导着、支持者,让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题性,适时适当进行适度引导,使幼儿不断成长。本次活动为下阶段更好地开展班本课程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