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支持·放手——天景山第三幼儿园游戏教研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3/3/31 16:10:46 作者:陈培培 浏览量:624次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游戏。”——陈鹤琴
“只有会玩的教师才能成就会玩的孩子”。为了深入推进自主游戏的开展,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宗旨,提升教师组织、观察幼儿自主游戏的专业能力。2023年3月29日,天景山第三幼儿园游戏教研组的老师们开展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全组教师沉浸到幼儿的游戏中,观察游戏、思考教育,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享计划、协伙伴、真游戏、推动幼儿自主游戏走向深入学习。
首先,在组长陈培培老师的分享下,我们一起阅读学习了《学前儿童社会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中的“人际交往”部分。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培培老师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给予幼儿同伴交往的空间与时间,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的具体情境,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运用正确的方法训练儿童的社交技能,如: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情感训练法等等,更重要的是帮助家庭建立融洽的亲子交往氛围,与家长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时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师自身更要不断学习,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接下来,我们分组开展了第二篇章“大班草地游戏观摩;水车区环境打造”。
游戏现场·细观察
(放风筝) (打野鸭子)
(打弹珠) (售票区)
(套圈) (投壶)
(野趣写生) (沙池探秘)
最后,我们开展了第三篇章:集中交流与讨论。老师们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将自己的观摩感受与大家分享,并提出自己的困惑与反思。组长陈培培老师引领大家进行激烈的研讨,对话问题、环环思考、步步推进、梳理经验、突破自我。
慧慧老师认为:“自主游戏前幼儿进行的游戏计划要起到承前启后续接游戏经验的作用,可以采用小组或集体讨论的方式来交流讨论之前的游戏,让幼儿的游戏经验进行接续和迁移,让游戏走向丰富深入。”
洋洋老师认为:“在材料提供方面,应根据孩子的计划去预设,并且投放适宜的材料。孩子们的游戏计划更是不应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为游戏服务的。”
......
通过本次教研,我们了解到了: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游戏计划时要考虑游戏伙伴、游戏材料、材料数量等因素,充分调动幼儿有益的游戏经验开展游戏。在自主游戏中材料选择上要注意目的性、开放性、适宜性,充分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支持幼儿游戏。期待我们能持续推进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更好落实,并在游戏中回归幼儿本真,让游戏点亮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