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引反思 实践促成长 ——记天景山第三幼儿园业务学习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0/9/23 18:45:18 作者:俞艳 浏览量:579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引反思 实践促成长
——记天景山第三幼儿园业务学习活动报道
伴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推进,我园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幼儿园的活动也越来越回归孩子本真。在自由开放的游戏活动中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创造多种机会促进每一个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成为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9月23日中午,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察、记录、分析孩子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行为的有效性,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静观 俯听 勤书 善思——做一名会观察的幼儿教师”培训活动及年级组研讨活动。
首先,方羽老师运用一个小故事来开始今天的讲座内容,她强调孩子靠观察了解世界,老师靠观察了解孩子。希望我们每位老师能真正的静下心来观察孩子,进一步的了解孩子。教育的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自然性、客观性,明确目的后再进行观察会更加容易些。结合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出现的常见问题和困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适于老师发展水平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案例,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帮助老师们了解孩子游戏活动的本质、游戏活动的结构和特征,以及每一类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观察要点,从而进一步帮助老师们了解孩子、促进孩子的发展。
其次,方羽老师还介绍了幼儿园里常用的观察记录表有幼儿发展观察、幼儿个案观察、幼儿游戏观察、幼儿追踪观察等。观察的第一步要明确目的、对象和内容,小班的观察重点是物品、材料的使用;中班是对游戏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大班注意观察合作性、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对规则的遵守等。活动中要观察幼儿的各大领域,如:艺术、科学、社会等。在生活中要观察孩子的进餐、整理、作息、情绪等,有鼓励和指导幼儿发展,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避免将儿童等级化的三大原则。观察的第二步记录的内容和方式具体要有时间、地点、对象、观察者、观察目的、观察实录、观察分析与建议,观察要用白描法进行详细记录,不掺杂教师的主观思想,关注幼儿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行为特点等。
第二个环节中夏园长、方羽园长、刘园长对上周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刘园长在进班指导后发现小班的孩子进入阅读区时最好要有老师的陪伴,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陪读,这样游戏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在孩子们过渡环节的时候教师应该多引导,让孩子有事可做,忙碌后孩子们才能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事情;班级环境的布置要考虑班级的所有孩子,主题板的高度往下降,以孩子为主,切勿以成人的眼光来布置,主题墙上的照片要大一点、照片多一点,尽量让每一位孩子都出现在主题板上。
方羽园长总结了中班组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点:她提出所有老师应该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如晨锻休息区、教师的分工三位一体、提醒孩子增减衣物等;教师应加强对自己的言行规范,如做操和律动之间的区别,语言的规范,多去鼓励、赏识孩子;过渡环节中幼儿的常规需要多多的练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夏园长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大班组的情况,第一点:过渡环节,从之前的高控、幼儿无目的在慢慢改变,孩子们有集体意识,进区、自我服务、照顾自然角、小小值日生等,让孩子真正的有事可做了;桌面的玩具已经增加,但是还是不够,要继续增多,尽量满足孩子们人手一份的需求;夏园长对大班组音乐控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孩子自主,教师省心,教师能真正的放手让孩子成为班级的主人。第二点:教学,主配之间的配合要默契,主班教师的言行要严谨,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多鼓励孩子、赏识孩子,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找到自信。第三点:游戏开始前的要求不能太单一,要求可以是常规要求、孩子之间的合作交往、新游戏的介绍、前一天的小结等,根据提出的要求在游戏时进行观察后再小结。游戏材料的欠缺也是各个班级的明显问题,层次性不明显,另外大班的游戏要有货币的流通,角色区的服装、道具要突出,科探区的实验要有记录单,操作要规范,教师在孩子游戏时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与孩子真正的融入到一起。
第三个环节中,夏园长提出两个问题请三个年级组分组交流后派代表上台发言,问题一:一日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做?问题二:如何体现孩子的自主?在问题提出后,老师们纷纷进行商讨、记录,各抒己见。根据三个年级组老师的商讨后认为教师的眼里要有孩子,多观察;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有童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倾听幼儿的言语,了解孩子的需求,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需求;教师还应多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