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景山第三幼儿园游戏组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7/6 15:51:13 作者:李际艳 浏览量:469次
天景山第三幼儿园游戏组研讨活动
“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随着小暑这个炎热节气的到来,我们游戏组又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学习。
本次活动分成三个部分:学习指南、观摩视频、分析和改正。
首先我们准时在2:30的时候进行了指南的学习,《指南》中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于科学的领域的认知,主讲的老师是徐海颖老师,徐老师制作了精美的ppt并给我们带了一场生动的演讲,让我们对科学领域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是指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自发地或在成人的引导下习得数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认知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字问题的关注和兴趣,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活动理解数的抽象关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请老师站起来阅读相关的领域,加深大家的印象,这样才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需要减少和幼儿的不必要的接触,所以璐璐老师拍下来幼儿游戏的视频,由我们观看并发现其中的问题。
视频中的黑色衣服小男孩,是和红衣服小女孩家的爸爸,“今天”是周末,爸爸妈妈都不去上班,宝宝突然“哭了”,本来要去买菜的妈妈只能抱起宝宝,一边左右的哄着宝宝嘴里一边说:“宝宝乖,宝宝不哭了。”这时候爸爸对妈妈说:“你在家照顾宝宝吧,我去买菜,然后我们一起做饭吧。”妈妈点了点头,然后爸爸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小篮子出去准备买菜了,爸爸说:“妈妈,你今天想吃一些什么菜。”妈妈说:“嗯~我就吃一些包子和鱼吧。”然后爸爸就拎着小篮子出去买菜了。
爸爸在回来的时候带来了牛排,对妈妈说:“我没有找到你要的包子和虾,我就买了牛排,我妈妈说小朋友要多吃牛排,才能长高,所以我买了给我们的宝宝吃。”妈妈看了一眼牛排对爸爸说:“你来做牛排吧,我要抱着宝宝呢,你就用那个白色的平底锅煎牛排吧。”
从这个视频里我们能够看到,娃娃家的格局改过之后,物品放的有条不紊,小朋友的规则意识加强了,对物品摆放的位置更加熟悉,使用起来比较顺手。小朋友们明显对制作的生活化材料更加感兴趣,使用的频率也比其他材料高。
因为端午节的原因,老师在娃娃家里投放了剪粽子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站在那儿使用剪刀,增加了危险系数,在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们建议小班可以增加椅子,让小朋友坐下来进行游戏。
爸爸买来的菜都放在桌子上,这样桌子上就放满了东西,没有可操作的地方,所以建议可以单独开放一块操作区,让买过菜的爸爸妈妈在那儿“择菜”、“洗菜”,然后拿到桌子上去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