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三幼动态>>园所活动>> 文章
盘活在地资源 建构自然课程

发布时间:2024/6/10 16:50:01 作者:吴方羽 浏览量:913次

盘活在地资源 建构自然课程

——天景山三幼承办江宁区幼儿园在地资源运用的课程建设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内建设,深入挖掘在地资源的教育价值,探寻促进在地资源转化成在地课程的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师对幼儿园周边本土资源开发与运用的能力,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2024年6月7日上午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主办江宁区淳化天景山第三幼儿园承办幼儿园在地资源运用的课程建设研讨活动活动在江宁区淳化天景山第三幼儿园举行

IMG_8199
环节一:参观种植园地

深入挖掘本园资源,给孩子创设更多真实、自然的实践场所天景山第三幼儿园就坐落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在天景山第三幼儿园里,有可爱的小羊、小兔、小松鼠;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分散着南京的七头一脑(枸杞头、苜蓿头、马兰头、豌豆头、香椿头、荠菜头、小蒜头、菊花脑)以及各种各样的植物。通过有效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等,园所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IMG_8213
IMG_8198

环节二:集体教学活动观摩

本次由江宁区淳化天景山第三幼儿园陈培培老师带来一节小班科学活动《西红柿》。西红柿是孩子们在种植园地亲手种植的蔬菜,在孩子们的悉心照顾下,西红柿成熟了。活动中孩子们通过采摘、观察、交流品尝西红柿感知到西红柿的基本特征,了解了它的营养价值,寻找到西红柿的秘密,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

IMG_8203
IMG_8200
环节三:课程案例分享

首先,由江宁区泰盈路幼儿园的倪倩老师带来案例分享:“你好,小鸡”。倪老师结合照片、录音、视频等,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教师和幼儿共同孵化小鸡,认识小鸡,与小鸡共同生活的精彩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鸡的可爱和成长的快乐也希望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将这份爱延续到生活中去,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小动物,让它们也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爱。

IMG_8204

接着由江宁区泰盈路幼儿园的赵文倩老师带来案例分享:“麒麟石刻”。赵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了“麒麟石刻”的故事世界,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南京江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直观地了解到了“麒麟石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IMG_8206

   最后由江宁区淳化天景山第三幼儿园的俞艳老师带来案例分享:“与你‘油’约”。油菜不仅有欣赏价值,还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俞艳老师带着孩子们通过移栽油菜、拯救油菜、采收油菜、油菜榨油等一系列精彩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求知欲望,让孩子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image.png

环节四:互动交流 专家引领

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现场观摩教师对今天的活动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思考,并和当日执教分享的四位老师进行现场对话。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的王辉老师这些问题进行了几点分享:第一,孩子的学习方式是多元的,尊重孩子的经验,要站在教育的视角看儿童经验的生长。针对三个案例分享,王辉老师提出三个要思考的问题:怎么理解活教育中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园内有哪些资源,园内有哪些资源可以支持儿童经验的拓展?这些资源如何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第二,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孩子会创造出许多意外之喜。第三,教师要学会去识别和判断:个体兴趣和集体兴趣如何做权衡和判断?判断孩子的兴趣的有怎样的价值?能支持儿童哪些经验的生长?第四,在识别的基础上要做好适宜性的支持。第五,重视儿童的自然体验,多让孩子走进自然,教师和孩子共同生长!

IMG_8208

IMG_8210

image.png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此次幼儿园在地资源运用的课程建设研讨活动的举办,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教师逐步明晰了如何提炼与衔接在地资源与课程之间的关系,相信今后老师们会继续将在地资源与课程、游戏相融合,总结有益经验,助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撰稿:天景山三幼 何佳

版权所有:©天景山第三幼儿园 电话:025-87152835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天景山公寓春秀苑73幢